新中国通用航空发展70年简要回顾
飞行邦
飞行邦:见证和洞察航空业的发展。飞行邦于2016年4月28日由刘嘉芳先生在福建省创办,致力于分享有料、有趣的航空资讯、知识、评论和数据!合作联系:0595-26660011
40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以下内容来自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总干事孙卫国在新中国通用航空发展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总干事孙卫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新中国通用航空发展70周年。7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通用航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51年5月21日,军委民航局首次使用1架C-46型飞机,在广州市区上空执行喷洒药物杀灭蚊蝇的作业飞行,拉开了新中国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序幕。
C-46型飞机执行广州市防治蚊蝇危害的飞行任务
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通航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通用航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0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战后重建,百废待兴。党中央高度重视通用航空的发展,在国家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力量,加速恢复和重建新中国的通用航空事业。1952年,军委民航局在天津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通用航空飞行队伍,即军委民航局航空农林队,之后,又扩大为专业航空队、航测飞行大队,到80年代初,民航通用航空飞行队伍日益壮大,初具规模,拥有民航工业航空服务公司及所属4个分公司、民航广州和上海直升机公司和以农林业飞行为主的12个专业飞行大队、2个独立飞行中队,分布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共装备15种型号的通用飞机250架,从业员工发展到6000多人。
随着新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通用航空的作用日益突显,通用航空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通用航空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1952年-1965年,新中国通用航空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期,在航空摄影、航空探矿、播种造林、航空遥感、农林化飞行、航空护林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技术革新和飞行实践,创造了许多通用航空历史第一的记录,平均每年的作业达到15800小时以上,飞行作业量由1952年起步时的年飞行959小时,到1979年达到39739小时;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通用航空累计完成飞行时数达到579809小时,年均19993小时以上,以近12%的速度递增。
新中國民航第一位航空攝影員皮泱在飛機上進行航空測量作業。
同时,通用航空在应对国家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76年7月河北唐山大地震应急救援中,民航系统共调集各类航空器45架,飞行673架次,运送人员4200多人,救灾物资835吨,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贡献。
这期间,通用航空器制造采取引进和仿制相结合,成功研制生产了运五飞机,成为我国农用飞机的主力机型;自主生产的Z5型直升机在航空护林和航空勘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80年代初,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兴办通用航空的积极性,制订和实施了一些有利于通用航空发展的相关政策,如,农业部在部分地区将购置农业航空器列入农业机具补贴范围;国家林业局从2007年起加大了航空护林的经费投入等。通用航空开始走企业化道路,中国海洋直升机专业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航空服务队、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等独立经营的通用航空企业相继成立。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首次将专业航空改称为通用航空,并首次明确了通用航空的应用范围。
军委民航局首次派飞机到黑龙江大海林林区进行航空摄影
针对80年末到90年代初运输航空迅速发展、大批通用航空飞行和机务人员转入运输航空领域、导致通用航空发展受到影响的问题(全国民航系统先后有1300多飞行人员转岗运输航空),从1989年至1993年期间,原民航总局连续发文,要求民航局直属通航企业必须保持100架可出动的运五农林飞机,确保农林业生产需要。
1996年1月,原民航总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发展通用航空若干问题的决定》(简称25条),从提高对通用航空的重视程度、加强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机构设置、设立通用航空基金、改善通用航空保障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强调应保持和发展通用航空骨干队伍,保证完成国家指令性抢险救灾和重大通航任务。该决定有效地扭转了自90年代初以来通用航空运营持续萎缩和下滑的局面,为进入新世纪通用航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至2009年底,全国通用航空运营企业达到103家,通用飞机达到907架,飞行小时数也从80年代初的42792小时增加到2009年的123838小时。通航作业服务范围,从传统作业项目基础上,又新增加了公务航空、海上石油、航空游览等新的作业内容。通用航空在“98抗洪”、“512汶川抗震救灾”、国家南北极科考、北京奥运安保等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和重大活动保障中都留下了难忘的身影。
这一时期,通用航空器研制和生产逐渐摆脱单纯引进---仿制的方式,逐步走向自行设计发展,直九、小鹰500、L162等通用航空器相继实现首飞,交付用户。
直-9直升机
从2010年至今,随着国家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和通用航空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通用航空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通用航空的发展做出了战略性部署,成为十三五时期指导通用航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从2016年以来,国家先后确定了41项通用航空示范工程和26个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民航局成立了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重构和完善通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为重点,以“让通用航空器飞起来、让通用航空飞行爱好者热起来”为发展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确立了“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多措并举,协同共治,为通用航空发展营造了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自2013年以来民航局会同国家财政部已累计发放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补贴27亿元,2020年全国共有220家通航企业获得了通用航空专项资金补贴,极大地推动了通用航空的发展。“十三五”期间,通用航空传统作业稳中有进,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短途运输、空中游览、航空医疗救护、航空运动、航空科普等新业态加速在全国拓展和布局。
湖南成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
截至2020年底,全国通航企业已达523家,注册通用航空器达到4164架,颁证和备案的通用机场已达341个。“十三五”期间,通用航空累计飞行457.6万小时,年均增长13.7%,高出运输航空2.7个百分点;全国无人机运营企业达10725家,实名登记的无人机52.36万架,2020年飞行量达到159.4万小时,年均增速达到27.5%;通航企业已在全国各地开通短途运输航线 75 条,在促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通用航空企业挺身而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逆行而上,冲锋在前,先后出动各类通用航空器1000多架执行疫情防控任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用航空军民融合发展也取得积极进展,在低空空域管理、通用航空器使用、通用机场建设、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同时,民航局不断完善适航审定政策,加大对国产通用航空器发展的支持力度,畅通军民两用产品进入市场渠道,促进了国产通用航空器的研发制造。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新一代初级教练机AG100、轻型运动飞机AG50等连续实现首飞,运12、阿若拉等一批国产通用航空器得到广泛使用。
航空工业通飞自主研制的轻型运动飞机AG50
回顾新中国通用航空70年来的发展历程,在通用航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凝聚着党和国家对通用航空发展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通航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追求和无私奉献,也凝聚着社会各界对通用航空发展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福。
70年沧海桑田,70年众志成城,70年春风化雨。过去的70年,是通用航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取得辉煌成就的70年,展望未来,我们对通用航空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在新时代通航人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继续奋斗,通用航空的春天一定会早日到来,实现与运输航空“两翼齐飞”,为民航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